建设地铁是城市实力的一种展现方式,近些年,我国二三年城市开始大力推动地铁车站的建设,建造方式大多以现场浇筑和传统工艺为主,而车站内部分隔墙大多采用传统的砌砖形式。其湿法施工、施工现场脏乱、施工工期长、工序复杂等缺点显著,因此急需由传统粗放型的现场湿作业建造向新型可持续的装配化建造转型。
随着轻质隔墙板等新兴建筑材料的出现,大有革传统墙体材料之命的势头,对于当前我国地铁车站中,各类轻质隔墙板作为内隔墙正在慢慢普及,加快地铁车站建设进度。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聊聊轻质隔墙板在地铁车站建设中的应用。
装配式建筑轻质隔墙板需从材料的选择、车站设备及管理用房标准化、模数化布置、构件拆分及方案设计、节点连接方案、多方面协同标准化等方面进行细化研究。
一、墙板材料的选择
轻质墙板是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非承重内隔墙的预制条板。根据加工工艺和基质材料不同而形成不同的产品,目前常用的材料类型有蒸压陶粒混凝土墙板、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ALC 板)、发泡陶瓷墙板、复合型墙板(纤维增强硅钙板等作为面板与夹芯层材料复合制成)等。
根据地铁车站环境特点,其设备管理用房隔墙板需满足以下要求。
(1)防火性能 A 级(防火隔墙耐火极限不少于2 h,防火墙耐火极限不少于3 h);
(2)吊挂力不小于1 000 N(如挂消火栓、配电柜等部位);
(3)抗风压力大于1.5 kPa(如风道隔墙);
(4)隔声量33 ~40 dB(如有风机等的噪声房间);
(5)防水性能(所有材料性能均不能吸水,且防霉、防潮,与一般化学物品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6)耐久性(在热胀冷缩、冷热剧变、地面以下的潮湿环境中不变形、不开裂,稳定性好)。
根据车站隔墙性能要求,并结合上述常用轻质墙板性能特点,综合分析:初步采用蒸压陶粒混凝土墙板用于装配车站内隔墙。
二 标准化、模数化设计
标准化、模数化布置车站设备管理用房,有利于减少预制构件数量、提高装配效率、节约投资。基于以上目的,在车站布置时,将各房间的开间与进深的布置模数化。根据我国建筑业统一3 m 的模数标准以及隔墙板行业标准中常规单块隔墙的宽度尺寸,将房间尺寸以300 mm 为基本模数进行布置,并结合地铁车站层高、设备管线布置以及墙板材料尺寸等综合考虑,确定墙体构造柱按照净跨3.3 m,圈梁设置在装修面3 m 处,构造柱之间采用595 mm 的标准板进行拼装。
三、构件方案设计
结合车站房间布置,对内隔墙进行构件拆分设计,主要分为6种标准构件且构件均采用工厂预制,然后进行现场拼装。构件主要是角柱、T 形柱、300 mm 矩形柱、450 mm 矩形柱、圈梁、标准墙板(包括管线板、挂件板、门顶板),其中预制柱和墙板设置有凹凸槽进行拼接条件。
四、构件节点连接及墙板拼接方案设计
构件连接主要涉及构件之间的连接以及构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从安全性、耐久性、安装便利性等综合考虑,预制柱与底板采用预留杯口连接、预制柱与顶板采用湿接头、预制柱与圈梁考虑托座与螺栓结合连接方式、墙板主要通过预留凹凸槽结合专业砂浆进行连接,并在墙板设置 L 形和 U 形钢卡件与相邻构件进行加强连接。
五、协同标准化设计
通过 BIM 协同技术,实现三维可视化技术和信息的交互共享,使各专业在统一的数值化的模型上进行协同设计,进而对各专业内容进行统一标准化,实现其在墙体上预留预埋件及孔洞在工厂完成制作,进而减少现场二次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六、施工工艺
通过 BIM 模型的精细化设计,对构件在主体结构上的安装条件实施定位预留,完成预制柱和圈梁的安装,形成1个框架结构 ;再根据 BIM 三维模型中各个墙板、孔洞以及预埋件的位置,并结合构件信息化管理,通过机械为主、人工为辅的方式进行构件精确安装。
具体流程为 :施工策划→ BIM 三维图纸→安装构造柱→安装圈梁→上浆、装板(机械安装)→就位、校正→灌浆补缝→贴耐碱网格布。
可持续装配式建造方式必将成为未来的趋势。在内部隔墙方面,通过对民用建筑应用统计情况分析,采用装配式内隔墙板(轻质隔墙板)其施工速度是传统砌筑的 3 倍以上,且有利于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及施工质量等。